“高考不如整容,读书不如当网红。”
多少孩子都怀揣过这样的网红梦?
作为和互联网无缝衔接的一代,当网红已经成了很多孩子眼里最期待的职业。
赚钱多,门槛低,光鲜亮丽,又能被人前呼后拥,哪一点不比上学强?
然而,现实果真如此吗?
最近,新京报记者揭露了一批MCN公司专门从农村等偏远地区诱骗14、15岁的女孩来公司当网红,最后这些女孩被迫签下卖身契,被逼着去“陪”大哥,成为他们围猎的对象。
很多孩子认为的直播,就是唱几句歌,跳几支舞,就有大哥各种保时捷刷不停。
可现实去做直播呢?
是被开黄腔,被羞辱,被性骚扰,还要签下各种不平等条约。
很多直播公司正在利用未成年孩子涉世未深又渴望成名的心理,精心编织陷阱。
15岁的小晴,就是受害者之一。
小晴是个农村孩子,上到初中就辍学了。
她不爱读书,满脑子就是想要早点挣钱,出人头地。
可没学历又没背景的孩子,上哪去找所谓的高薪职业?
小晴看中了网络直播。
她觉得那些女主播只需要在直播间里说几句甜甜的话,自己也能做。
恰好有直播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。
对方说,干这行不用什么经验,都有运营手把手教。
光是保底就给她开六千块,还不算直播间的打赏收入,很多新人第一个月来,就能月薪过万。
保底工资都是小晴在县城端盘子当服务员收入的两倍,还不用被人吆五喝六,每天都能漂漂亮亮地出镜。
小晴没想太多,很快就答应了对方的条件。
然而,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让她始料未及。
到了公司,她先被运营去拉着培训了三天。
她以为,对方会教她怎么唱歌跳舞。
去了才知道,对方只教一种东西,就是怎么把大哥留在她的直播间里。
她被迫穿上性感擦边的衣服,最大限度地裸露自己的肌肤,做出一些带有性暗示的动作。
性感撩人的同时还要不忘给自己立纯情人设,要让大哥觉得她是小白花一枚,激发大哥的保护欲。
老板甚至还会给她们发专门的“撩汉攻略”,手把手教她们如何说低俗的段子,跳露骨的舞蹈来“抢走别人的大哥”。
在逼仄的格子间里,小晴只能使尽浑身解数地“卖弄风骚”。
她用稚嫩的声音,不断地喊着哥哥,而屏幕那头那些年纪足以做她父亲的男人,恬不知耻地要她叫自己“大叔”、“老公”。
更过分地是,他们还会提出要求:“穿个性感的”“侧面看看”“约不”……
小晴内心无比抗拒,可公司有各种拿捏她的办法。
首先是恐吓。
反正已经入职,稍有不从老板和运营就会各种辱骂恐吓,甚至用铁棍威胁她,让她屈服。
其次是威逼。
已经签下卖身契,不想干了也可以,赔钱就行。
当时脑门一热签下的合同上,白纸黑字地写着,一旦违约就要支付上百万的违约金,还有可能让她成为失信人。
成年人这一套组合拳下,未成年的小晴怎么逃?
不止是她,还有很多涉世未深的女孩,被网红公司逼着和榜一大哥见面,然后被强吻和性骚扰,还被索要抵制,女孩吓得赶紧报警。
很多女孩,跳入了火坑才恍然惊醒,原来之前承诺的所谓高薪和轻松工作,都是对方步步为营为她们编下的“杀猪盘”。
网络很梦幻,但现实很黑暗。
一些刚刚毕业的孩子,还未出象牙塔,就见识到了社会最残酷的一面。
和小晴她们一样,被围困在直播公司骗局中的女孩,还有很多。
她们大多都是偏远地区十四五岁的年纪,没有背景,没有文化。
一开始都抱着憧憬,以为能像喜欢的网红一样光鲜,能靠自己挣到钱。
殊不知,从她们有了不切实际的网红梦开始,就已经掉进了直播公司的连环套里。
首先是高薪洗脑。
“你想挣多少钱?来这儿干主播能赚大钱!”
“新人第一个月就能挣两万”……
这些话术对涉世未深又急于求成的孩子来说,是“致命诱惑”。
他们会告诉孩子们,只要按照公司说的做,就能赚大钱,成为大网红,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。
每个孩子心里都曾许下过出人头地、年少成名的宏愿。
他们都渴望向父母证明自己,渴望早点摆脱读书的牢笼。
被高薪诱惑入局之后,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合同陷阱。
直播公司会在合同里设置一些看似合理、但实际上根本完不成的条款。
比如每天直播六小时。
等实际上岗才发现,六小时只是直播的时间。
直播之外,还要私聊维护大哥、催单话术培训,一天最起码十几个小时。
完成不了任务,就不能拿保底工资,甚至还要扣钱。
很多违约代价早就写在合同中那些被她们忽视的角落里,只要“违约”,就要赔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违约金。
甚至有的直播公司,专门靠赚违约金牟利,恶意起诉她们。
就像山东14岁的女孩小云。
本来以为能靠直播赚大钱,结果去播了六个月没赚到什么钱不说,还被公司起诉索赔1.7万元。
然后就是精神控制和暴力威胁。
镜头前亮丽体面,而镜头之外的世界,才会暴露真实的成人世界。
一些老板甚至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后宫,会对她们开低俗玩笑,说些不堪入耳的“黄腔”。
女孩们再反感也只能忍,因为“胳膊拧不过大腿”。
几个女孩住在一起,老板动不动就跑进宿舍查寝,拿着手机拍视频发群里,连内衣、私人用品都暴露在镜头下,美其名曰“注意用电安全”。
更有女孩被老板动手动脚,怕丢了工作只能忍受。
最丧心病狂的,一些女孩还被老板带出去陪酒,要对那些中年男人献媚。
他们严格控制这些女孩的生活圈,美其名曰“避免分心”,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她们。
如果孩子们不服从,他们就会采取暴力手段,或者威胁要告诉公众,让她们身败名裂。
这些手段,每一条都令人发指。
资本瞄准女孩们的成名梦,用不平等协议捆绑青春,吞噬她们的未来。
很多孩子,在还没有能力做选择的年纪,就已经失去了和命运谈判的筹码,把自己的未来都交付在了直播公司打造的虚幻泡沫里。
读书已经回不去了,自己的命运只剩下一条看不到希望的不归路。
写到这里,我的心情很沉重。
我在想,为什么那么多孩子,会前赴后继地跳进这个火坑?
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短视频和直播时代,给了孩子们一种错误的价值观。
网红来钱太快,诱惑力太强,总是给年轻人一种误导:
不用辛苦读书,不需要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,只要当了网红就能赚钱。
腾讯育儿2020年发布过一份名为《网红经济对青少年的影响》的调研报告,数据显示,超七成的孩子平时有刷短视频的习惯,近五成孩子有成为网红的想法。
孩子总以为当网红能赚快钱,不用写作业、不用考试。
可他们并不知道现实的残酷,成名的代价可能是被公司操控到失去尊严,承担漫天的骂声,甚至走到违法乱纪的边缘。
很多孩子,看见一个头部网红年入千万,就以为每个网红都能赚得盆满钵满。
看见镜头前面的网红光鲜亮丽,就以为自己也能复制他们的成功。
可殊不知,脱颖而出的只是少数,大部分都是寂寂无名。
任何行业都存在幸存者偏差,几个分子的背后是数量庞大的分母在做支撑。
就像之前的新闻,父母投资130万让女儿当网红最后没成功,更何况是普通人?
其实啊,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,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
读书苦,只是苦一时;
但有些苦,是苦一辈子。
不要为了所谓的“捷径”,毁了自己的一辈子。
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:
我们大多数人按部就班地读完初中读高中,然后再考入大学,毕业之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,在一个城市扎根,已经是一条普通人的捷径。
如今总有人说:大学生遍地都是,读书没有出路,还不如去当网红。
但你看看真实的人生赛道:那些早早辍学去当网红的孩子,有几个赚了钱?
更多的是人生一步步下沉,当了精神小妹或精神小伙,在本该读书的年纪,却在一次次见识到社会的黑暗面。
我们按部就班的读书工作,其实就是最好的人生晋升。
中考五五分流,一些读书读不进的进职校筛掉一半,一些孩子高中三年浑浑噩噩最终读个大专又筛掉一半。
其实能考上二本的孩子,已经超过了八成同龄人,已经很幸运了。
而要是能冲进985、211,那更是千万考生里的尖子,前景不会差的。
所以啊,这条看似普通的读书路,实则已经是普通人能走通的最大捷径。
永远不要抱怨读书苦,那是你去认识这个世界,去看这个世界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