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插插百度网站,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!
微信扫码关注
看新鲜资讯

首页 >灵异事件

魏长陵迁葬遭遇悖论一条十多尺长的蛇躺在棺材上 蛇头上刻着王字

灵异事件 发布日期: 2023-03-14 浏览:

自古以来,中国人一直对葬礼有所讲究。墓葬的位置,无论是近山还是近水,都需要仔细选择。除了坟地,下葬的时间也很有讲究,一定不能随便埋人。

否则会惊扰先人,影响后代的生活。普通人对丧事尚且如此谨慎,何况是帝王贵胄。

说到中国的陵墓,我们不禁会想到很多灵异的盗墓故事,比如《盗墓笔记》 《鬼吹灯》。除了这些盗墓小说,很多史书也记载了一些关于墓葬的神秘事情。

北魏时期,高的后人在长陵迁葬时,遇到了一件怪事。当他们打开皇后高的坟墓时,他们发现里面有一条十多英尺长的大蛇。这条大蛇躺在棺材上。仔细一看,蛇头上还刻着“王”二字,极为奇特。

039249db614b15f90f7f200125b40b8e.jpg赵文皇后陵墓之谜在中国古代的众多皇帝中,北魏孝文帝是著名的一位。他改革鲜卑旧制度,推行汉化,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。但可惜的是,孝文帝只活了33岁,葬在长陵。

492170853896fc3366aaaa819cb91258.jpg长陵相当于今天的哪里?历史学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,孝文帝的陵墓至今没有找到。然而,在寻找孝文帝的陵墓时,考古学家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个人的坟墓,这就是孝文帝的皇后高。

邙山考古队在邙山发现了皇后高的墓,但据史料记载,这位皇后最初并不葬在发现地,她的墓是由高的后人从其他地方迁来的。在搬迁安葬的时候,陵墓里又发生了一个奇迹。

赵文死后,她没有和孝文帝葬在一起。高的孙子继位后,为了提高高氏家族的地位,孝明帝决定将高氏迁走,与孝文帝合葬。

小明皇帝年纪小,却很孝顺。他已经计划了人力物力将他的祖母高迁走安葬。不要糟蹋后妃的墓葬选择和皇帝的一样讲究,墓葬的地址很好找,随葬的物品也不是很复杂。当时小明皇帝带进来的人才都以为事情很快就能完成,但是破土之后发生了什么谁能说得准?

当她被移动和埋葬的时候,高已经死了很久了。因为没有人保持坟墓的清洁,她的陵墓前面已经长满了杂草。负责搬迁和埋葬的官员点燃熏香,举行仪式,并下令左右开始破土动工。

ccaf79a4ba036c4ecc71ebaf9d82c880.jpg旷野里,山里不时传来几声老婆婆的哭喊,让人感到害怕。破土的劳工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却因有权贵在场而不敢交头接耳。破土迁坟总是在打扰死人。更何况听说埋在这里的人还是个冤死的主儿。

无论破土的人如何推测,修建过程还是相当顺利的,高的陵墓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。但大家还没来得及擦擦汗放松一下,就听到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,“蛇,蛇!”"

有些人觉得墓地里有条蛇没什么大惊小怪的,但当他定睛看着那条蛇时,不禁倒吸了一口气。

94627f13afd3de53a817070f0de78cf6.jpg我看到那是一条十多尺长的大蛇,全身黑黑的,静静地坐在高的棺材上。蛇的鳞片闪闪发光,一双眼睛闪着寒光。它静静地盘旋在棺材上,即使听到大家的惊呼,也不惊讶,不惊扰。

荒山,破土而出的坟墓,还有沉默的大蛇,这一幕,怎么看怎么诡异。短暂的惊呼过后,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,生怕惊扰了大蛇。

过了很久,他们看到大蛇没有攻击人的迹象,就悄悄上前。当他们走上前去,看到民族同盟时,他们又吃了一惊

8dc76844322dfc30f5c5b34957e3a81d.jpg那条蛇和普通的蛇不一样。头上刻着“王”二字。墓中出现一条三四米长的蛇,本来就很令人毛骨悚然,再加上蛇头上的“王”字,这一幕就更加复杂了。

在古代,蛇原本是神秘的动物。也有古人认为蛇是龙的化身,又称龙。高墓中蛇头还刻有“王”二字,来历不凡,不易斩首。

这种设想必然会上报朝廷,别人不敢轻举妄动。最后经过讨论决定,继续搬迁安葬,但绝不能惊扰大蛇。

工作人员只能小心翼翼地移开高的棺材,让大蛇保持完整。虽然高的陵墓被移走了,但关于这条蛇的神秘却流传了下来,发现这条蛇的地方被命名为“盘龙楼”。

7e29b7fa78cbe4dbdb2fed5f19927105.jpg“盘龙家”二字,吉祥之地,水源涵养之地。高最初葬于此,实为幸事。但是一个人死了,他就死了。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再吉祥,也改变不了一个人活着时的命运。

那么,墓中有一条蛇的赵文王后赵文的命运如何呢?既然高的谥号是,为什么不能与孝文帝合葬呢?

a9741fbcaa5904a991e089315e6e1de2.jpg在耀眼的宫殿里丢了性命。孝文帝虽然只活了33岁,但后宫嫔妃却不少。除了选秀入宫的嫔妃,亲自决定为孝文帝物色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,高就是其中之一。

机缘巧合下,认识了13岁的高。如花般的年龄,芙蓉般的面容,以及温柔脱俗的性格高马德落入冯太后的眼中。这么漂亮顺从的女生谁不喜欢?

就这样,13岁的高成了孝文帝后宫的一员。一入宫,高就受到皇帝的宠爱。她年轻,温柔听话,像一朵花,孝文帝很喜欢她。很长一段时间,侍奉孝文帝的基本上都是高。

分了这么多赃,高的肚子也顺利了,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分别是长子袁可、次子袁怀、女儿袁瑛、袁瑛,后来被封为长乐公主。

096f5ce1843e646000c4ef6c30f736ca.jpg既有皇帝的宠爱,又有子女的一面,按理说高今后在宫中的生活一定很顺利。但是皇帝的宠爱就像六月的一天。说了就变了,没变。

整个北魏都是孝文帝的,何况这世上的女人。后宫嫔妃的受宠程度和子女数量往往与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皇帝得到一个美女简直太容易了。美丽的高参入宫,那么其他美丽的女孩自然可以被送进去。

高失势后,左深得民心。与温柔圆滑的高相比,左要好得多。人长得好看就不用说了,后宫手段也不少。被哄的孝文帝心花怒放。

可惜的是,左再怎么受宠,也不能怀上孩子。没有孩子,就没有稳定的职位。左转了主意,把目光投向了高。她没有孩子,但高有。只要高死了,她再和孝文帝枕边细语,孩子自然就是二奶了。

太和十八年,公元494年,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,这对北魏更好更快地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迁都洛阳是史书上写的一大壮举,后人也觉得孝文帝很有魄力。

这一壮举是历史学家的事,但这次迁都也改变了当时包括高在内的无数人的命运。孝文帝下令迁都,无论是旧都的官员,还是后宫的女人,都忙得不亦乐乎。

48fdea15ae54e422248202ac7b6fe185.jpg变化有时意味着机遇。在这场混乱中,有人动了心思。在迁都洛阳的途中,高猝死。高虽然早已失宠,但有几个孩子在身边,平时的生活还是不错的。她自己的健康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。只要她能坚持自己的孤独,迟早会出人头地的。

但高就是这样猝死的。当时大家都忙着迁都,又有一个失宠的妃子之死,所以高的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。负责此事的官员也看了上面的眼色,于是高未能葬入皇陵,安葬也很匆忙。

高生前虽生有三皇子,但地位不高,只以贵族身份下葬。孝文帝忙着迁都,根本不关心高的生死。就这样,高被悄悄地安葬了。

33岁时,孝文帝死了,他的儿子袁科,袁科,后来的,袁科都是高生的。儿子登基,自然要提到生母的位置。就这样,死去多年的高被追封为皇后。

高斯人猝死的时候,高斯人还在窃窃私语,不敢为高斯人叫屈。但后来高的儿子袁科继承了大一统,高氏的地位自然上升。地位上升了,自然就硬气多了。

这时,高氏宗亲有人站出来说,高是被人害死的,害她的人是当时孝文帝最宠爱的公主左。没有人知道当时左是否还活着。但就算活着,估计也没什么好日子过。

像诅咒一样,袁科和孝文帝一样,只活了三十年就死了。袁科死后,他的儿子徐苑继承了王位。

baf9af4f3786c7f40329c88d8542c33b.jpg徐苑幼时即位,国家大事掌握在权臣和胡太后手中。胡太后的专权和无序管理使北魏成为一场灾难。

手里没有权,只能做一些吃剩的事情,比如把他奶奶高的陵墓搬到孝文帝这边,于是就有了蛇突然下葬的怪事。

虽然高的死因不明,但她的儿孙们还算有点运气,都顺利登上了皇位。但遗憾的是,这种祝福并没有持续。袁科很短暂,但至少活了三十多岁。最可怜的是徐苑,他只有皇帝的头衔,却没有皇帝的实权。更糟糕的是,十九岁时,徐苑被一杯来自胡太后的毒酒送到了西方。

高莫名其妙地死了,她的儿孙也没活多久。有人认为是皇后被迁葬时惊扰了那条怪蛇,给高的子孙带来了一系列的厄运。虽然这种神秘的说法属于后人的臆测,但谁又能说清命运呢?

ac08584c39c9a561d73d8411ca29e219.jpg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吉凶之分,但是陵墓里出现一条大蛇确实是一个悖论。

后来,随着盗墓贼的逐渐猖狂,赵文迁址后的陵墓被洗劫一空。而头上刻着“王”字的大蛇,早已消失了一千多年。好在有文字记载,后人可以知道当时的异常。

虽然赵文的墓已经被摧毁,但幸运的是,她的墓志铭还在。考古学家根据墓志铭上的文字找到了她的墓地。离她的墓不远就是北魏孝文帝的墓。

两座坟墓相隔百米,就像后宫里的距离。你可以从远处看到他们,但你不能一起呆在同一个山洞里。

46dc6f67d94c2c3f127454861ac7155c.jpg结语在中国古代,王公贵族生前享受着极其奢侈的生活,死后也为自己着想。仔细选择陵墓的位置,墓中有各种宫殿。随他陪葬的金银器皿不计其数,有时甚至还有人陪葬。即使死后,他们也不想放下红尘的繁华。

有时候对墓址的选择,对陪葬品的无端盗窃,会滋生出很多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幻象。当北魏赵文皇后的陵墓被移葬在长陵时,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。当棺材摆在人们面前时,一条十多尺长的蛇正静静地坐在棺材上,头上刻着“王”二字,极为奇特。

像“王”蛇这种奇怪东西的记录,几千年来数不胜数。但“蛇王”、孝文帝和赵文早已与北疆黄土融为一体,只留下郁郁葱葱的植被见证着年复一年的风霜。

历史是客观冷静的一页。无论是显赫的王子,还是卑微的庶民,都会冷眼旁观,一一记录世界的变迁。没有人会永远被偏爱,但也没有人会永远被践踏。

曾经繁华的首都也会被杂草占据。过去受苦的无辜者,也将迎来自己的时代。

4e56e04bb5e473f59a0bd9b6264ca5c1.jpg文章参考:《魏书皇后列传孝文昭皇后高氏》